一點感觸。
.
每每分享張愛玲,總有人要提她雖然文字看透人性,少年老成,卻還是談不好愛情,為愛受累。這類的結論,我不知道他們是從哪個情況來判斷的,也許是看過一些網路文章聳動的標題,也許是因為胡蘭成老被寫成渣男的緣故,頗有一種「你瞧,連這樣世故厲害的女人都躲不過愛情災難」的意味。
.
世人樂於看有成就的女人在愛情裡摔跟斗,彷彿這樣就能多少安慰自己,媒體也喜歡用成功女人離婚、無子做文章,來強調他們人生的不圓滿與遺憾。哪怕當事人從來沒有覺得不圓滿也一點都不遺憾。這總總的”民意走向”向來讓我覺得荒唐,彷彿後現代的貞節牌坊,女人的成功必定伴隨她情感的失敗為基礎,女人不能在情感中有缺陷,不能愛過幾個渣男,否則就算妳事業有成,人們還是要拿出來說,指責妳這個地方沒做好。
.
幾年前許志安出軌事件發生,鄭秀文原諒他後,大批人替鄭秀文不值。當時我也吃瓜,吃完之後只有一個感想:她是鄭秀文耶,她想怎麼做都是對的。當一個女人從根本上不需要仰賴男人給她什麼,只需要給她「愛」的時候,她想愛誰,她想原諒誰,那都是對的,因為那就是她想要的。
.
只有普通女人才會迷戀什麼勢均力敵的愛情,多數男人從來就是各取所需。而越在事業經濟上輕鬆無虞的男女,越懂得將愛情、婚姻「提純」,只取它最精華的部分來享受。也就是,如果他們需要的就是這個人,甭管外界看他們如何不登對,他們也不在乎。
.
當大家都聚焦在黛安娜那樁悲劇性的皇室婚姻時,我只看她從情感的毛毛蟲蛻變成蝴蝶的樣子。從不覺得她可憐,反而覺得她非常勵志。因為她向大眾示範的是一個少女經歷愛情婚姻生育,痛苦掙扎後的美麗覺醒。可是大眾愛看皇室受害者身份,就像兩性文章裡需要一個渣男來扮演出氣桶角色。什麼時候女性不再迷戀情感受害者身份,不再隨意貼渣男標籤,我們就什麼時候得到解脫。
.
大家一方面不希望被催婚、催生孩子,一方面又拿愛情婚姻的成敗來檢視女人,說到底,都是作繭自縛。
.
#katesmurmur
.
嫦娥應悔偷靈藥,碧海青天夜夜心。
好可笑,嫦娥自己飛上天很開心好嘛!不要再幻想她孤單寂寞覺得冷了。